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普洱茶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夏日的思茅,茶山叠翠,云雾缭绕。在这片被誉为“世界茶源”的土地上,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连日来,来自各地的研学团队走进思茅区,体验采茶制茶、学习茶文化知识,通过沉浸式体验,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升了普洱茶的品牌影响力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倚象镇叶嘉漫道茶咖体验中心茶园。

沉浸式采茶制茶体验

近日,来自省外的游客走进倚象镇叶嘉漫道茶咖体验中心,开启了一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亲子研学之旅。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挎上竹篓,化身“小小茶农”,跟随茶艺师学习“一芽两叶”的采摘技巧。“‘一芽两叶’是最佳采摘标准,手法要轻,不能掐断茶梗。”来自山东的游客刘兆禾一边聆听指导,一边在家长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茶叶。“我们品茶的时候,往往只关注茶汤的色泽与香气,却鲜少了解这背后凝聚的艰辛。采茶工作实属不易,茶农们需要在茶园中精挑细选,每一片优质茶叶的选取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,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才成就了我们手中这一壶清香四溢的好茶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茶香里不仅蕴含着自然的馈赠,更承载着无数茶人的辛勤付出。”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在学习如何采摘茶叶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夏日茶园里,刚采摘过的茶叶。

采摘结束后,游客跟随茶艺师体验了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。从摊晾、杀青到揉捻、晒青,亲身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体验中心还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茶餐。茶叶入菜,清香四溢,茶香排骨、茶叶香酥等一道道精致的茶香菜肴让游客赞不绝口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学习茶叶的摊晾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茶香排骨。

“通过研学活动,孩子亲身了解茶叶的种植、制作及加工等工艺流程,这种体验式学习比课本知识更具吸引力,不仅能加深理解,也更容易形成长期记忆。”四川游客邓锐表示。

叶嘉漫道茶咖体验中心凭借采茶、制茶、茶餐等一站式体验项目,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普洱茶从叶片到茶杯的奇妙历程,也为思茅区茶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新活力。暑假期间,体验中心日均接待游客近200人次,大部分来自广东、陕西、四川等地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在学习炒茶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,让游客不仅喝到好茶,还能亲身参与茶叶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,真正读懂普洱茶的价值,同时也推动思茅区茶旅融合产业的发展。”叶嘉漫道茶咖体验中心主理人杨凡表示,未来计划开发更多的体验项目,让茶庄园成为传播普洱文化的窗口。

探寻茶文化与非遗民俗

在中华普洱茶博览苑,层层茶树堆积的万亩梯田犹如绿色飘带般萦绕,万亩茶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睹风采,体验观茶、采茶、制茶的乐趣。茶艺师用娴熟的手法为游客泡制出一杯杯香醇可口的普洱茶,大家一边品茶,一边聆听茶艺师讲述普洱茶的起源、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,对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中华普洱茶博览苑(资料图)。

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位于倚象镇营盘山村,以万亩现代生态茶园为背景,青山环绕,丘陵相拥,景色秀丽,是茶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景区内设有博物馆、茶祖殿、制茶坊等九大区域,每个区域都独具特色,共同组成一个普洱茶的大观世界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茶园内,待采摘的茶叶。

除了茶文化,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还把茶文化和民族风情、非遗技艺相结合,让游客在茶香与歌舞、非遗中感受普洱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茶园旁,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演员们带来拉祜族摆舞、哈尼族牛皮鼓等表演,展现着普洱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,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。在古朴的村村寨寨中,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学习绝版木刻的刀法、体验火塘烤茶的氤氲香气、感受土陶制作的手作温度,让传统手艺在互动体验中重获生机。

“我不仅学到了茶知识,还接触到这么多鲜活的民族文化,这样的研学体验比课本上更生动,更有意义。”游客郭帅辰说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民族舞蹈表演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在观看表演。

据了解,暑假期间,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日均接待游客约400人次,亲子游占比70%以上。

“普洱茶不仅是饮品,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景区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传承的平台,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,让这些文化真正‘活’起来,吸引年轻一代关注,避免文化断带,让传承人获得尊重和受益。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真实、立体地呈现普洱茶蕴含的生态、历史与人文的价值,守护文化根脉,让这片东方树叶的故事历久弥新,也让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的茶农。”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副总经理陈多敏表示,未来会继续创新形式,让茶文化“走出去”,也让更多人“走进来”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在体验绝版木刻。

茶旅融合赋能产业新活力

从茶园到茶杯,从传统工艺到现代体验,思茅区的茶旅融合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。在这里,茶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,更是一座连接文化和旅游的桥梁。对于游客而言,这是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;对于思茅区来说,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。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茶旅融合的深入推进,思茅区正以茶为媒,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游客在学习如何采摘茶叶。

图片

近年来,思茅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,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任务,着力推动茶叶产学研一体化、绿色种植基地规模化、生产加工园区化、市场营销的品牌化,形成科技示范引领、文旅互动融合发展格局。截至目前,全区有茶园面积35.3万亩,2025年上半年完成产量1.43万吨,实现总产值60.5亿元。其中:农业产值9亿元,工业产值28.8亿元,第三产值22.7亿元。此外,思茅区还建成中华普洱茶博览苑、祖祥高山茶园、银生茶庄园等茶文化主题景区和茶庄园,通过“茶园+研学、茶园+文创、茶园+运动、茶园+休闲度假”等多种“茶园+”体验模式,推动茶旅深度融合。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,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,让世界品味普洱茶的千年韵味,感受茶旅融合的无限可能。

思茅区:暑期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

普洱倚象山茶园。

“在茶产业发展上,我们将坚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,加强茶园管理,提高茶叶品质,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,研发更多高附加值的茶产品,延伸茶产业链,提升‘思茅有机茶’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。与此同时,我们坚持内培外引,依托农夫山泉等大企业入驻普洱采购大宗茶叶商品的时机,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,通过抢抓工业茶赛道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。此外,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投入,完善茶庄园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,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研学课程和旅游项目,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,助力思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项目股股长蒋晶晶表示。

来源:茶城思茅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